在互联网最初阶段,网络社区通常由技术人打造,甚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人是这些社区的唯一访客。但随着时间推移,计算机的平民化和互联网的大发展,让网络社区走进千家万户。新闻组、邮件组,然后便是论坛。
八零后的技术人多少会还记得,当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曾采访过四位二十五岁的CEO(其中一位前段时间跳楼自杀了),其中名为戴志康的年轻人后来将公司卖给了腾讯,而他所创建的康盛创想的拳头产品便是引爆大江南北的 Discuz!。Discuz! 论坛之于社区建设,就好比今日 WordPress 之于小型网站建站,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有形社区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支持。
尽管在同一时期有不少竞争对手出现,但毫无疑问,正是他们百家争鸣式相互竞争为早期的万众互联网社区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之前和于此之后诞生的无数个著名社区更是在不同时期为中国网络社区创造了无数个热门话题,为早期的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有限但又具有突破性的连接提供了具象而有形的社区平台。
前文所述,不同的社区因其基因的不相同而在许多方面出现迥异的区别。而以内容为导向的社区则为人们的连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听其言,观其行。输出内容的社区能依靠内容来深入了解对方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和精神世界,同一社区的输出内容的相互认可,让他们间的连接契合度要高于一般社区(如海外代购群)。
笔者在这里不得不再次重复,关于社区与社群的区别,笔者在本系列的第二篇中有述,如果将社群概念中拜金、物欲和浮躁气氛移除后,在很大程度上两者是几近等价的。因此代购群是否是一个社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一个有形的具象了的社区。
技术人的小圈子往往具有较高契合度、较高利害相关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参与筹备技术活动而召集到大量前辈牛人,通过前辈牛人身上的光环自抬身价。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一种很弱的连接,依靠一般的利害关系的连接往往会变成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俯视,这在不善表达沟通的技术人世界中比较常见。
技术人的小圈子里的良性互动往往是从商业互捧开始的,通过委婉的对话肯定对方的努力,并矜持地提出自己的方案与看法,获得对方委婉的认同。这种良好的氛围为双方进一步接触和沟通奠定基础。笔者的好友某柠檬曾私底下笑称「任何技术上的分歧都不算分歧」,而后又补充道「这同时为“技术无罪”提供了开脱之词」。但笔者认为,只要未在事实上构成潜在或实际损失,那么技术就还是那个纯粹的技术。当然,笔者并未打算为王欣一案打抱不平。
技术人的社区是纯粹的一种技术上相互肯定、人格魅力上相互欣赏的平台,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解决方案实现交流沟通,最终形成双赢或多赢。
人们喜欢一个社区,加入一个社区,在社区中耕耘,在社区中交友,甚至于更进一步成为好朋友,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技术人的圈子则表现为以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核心的评判标准,成为一位大神的粉丝,跟随一位大牛来学习。显然在这整个呈现漏斗造型的深入过程中,社区其实并没有参与到其中。简单来讲,社区的沉淀可能与社区没有太多因果,反而与社区的营运者的策略有较大关系,这将在本系列的第五篇中展开。
很难讲清技术人的圈子里应该有什么或不该有什么,就如同你不能确定江湖规矩到底有多少条。但不可否认,江湖有纷争,技术人的社区也有矛盾,但很显然,这些矛盾本不应出现在纯粹的技术人的社区内——理由前文已说,技术上的分歧都不算分歧——显然,这些矛盾已远超技术的范畴。
格拉西安在智慧书中曾警示道,人所做的任何事、人所说的任何话均有其目的所在。技术社区的矛盾如果不是技术分歧,那么其背后必存其他目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正昆教授在解读智慧书时提出,人的任何目的均可指向物质利益,那么非技术分歧的矛盾背后究竟是不是物质利益在作祟呢?笔者认为,听其言观其行,一切还需时间来考验。
前些日子,关于 LLVM 开发者退出事件中,资深开发者 Rafael 因不满社区变化宣布与项目分道扬镳。促成 Rafael 离开社区的原因不是技术的巨大分歧,而是因为「LLVM 与一个公开根据性别和血统进行歧视的组织 Outreachy 进行合作,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
笔者不是阴谋论的热衷者,但无论如何,社区本身不便于渗入拜金、物欲和浮躁气氛,也不便存在挑战社区建设者们伦理道德、文化传统、政治理念等底线的内容。撇去这些不纯粹的成分后,无论是无边无界的社区概念还是人们具象的有形社区,人们都能毫无顾忌地沐浴在充分的自由之中,有形的社区更能在各自领域内深挖潜能,带来更佳的社区内容。在这种良好气氛中,人们不必暴露不必要的隐私来换取准入,也不会担心因自己的言行而遭到驱逐,这种良好氛围的社区天然地与霸权主义分道而驰。
技术人的圈子,从来是如此纯粹。
分裂技术人的圈子的力量,从来都来自于技术世界的外部。
2018年5月8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