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烦恼

年轻的烦恼
mxcp1126585539fc67fdd7o

年轻是岁月留给生命的最好礼物,可惜稍纵即逝。我曾年轻过,在我整个可被称之为「年轻」的时代,有幸能得体会那完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此乃我年轻时代的最大收获:它令我眼前浮现的那一幕幕相逢的惊喜、相识的幸运和慈祥的笑容时,我也极难忘却那离别的不舍、分手的烦乱和天人相隔的悲恸。

所以,我曾年轻过。

所以,我曾有过年轻的烦恼。

(一)

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下,我们在象牙塔中呆的太久,以至于不知未来究竟是何样。对于未来的无知并未给我们带来无畏的勇气,而是无力与慌乱——一边看着励志电影和鸡汤文字麻痹自己,一边通过种种渠道打听了解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假装知道原来这就是社会……

可当我们踏出巨塔,走入红尘与世俗同流的社会,却发现世界并不是梦想中的那般美丽,厚重的积云和动漫中的天空相差甚远,人与人的微笑似乎成为一种公式,不敢吐露心声便愈加感觉压抑。也许并不是所有人会如我这般感受细腻,但当我回忆当年走出学校,走上社会的那段情景,那段回忆是无色的,是灰白的,是灰尘,是蛛丝,是缓慢而有点窒息的,是沉重而步履艰难的。

我们很幸运,上天赐予我们年轻人的另一份美好礼物,那就是有一群被称作「前辈」的生物,他们会以各种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也许化作我们的父母,也许摇身一变成为傲娇的学姐。虽面目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颗无所求的助你之心。他们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言传身教,在我看来这笔多年学得的知识更可贵——因为这是真正的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方法论。

方法论本应比方法更重要,可我们十多年的教育中却鲜有言及方法论的机会(如果有,那么你是幸运的)。过分的追求细枝末节的知识和方法论的缺位造成我们很多人不习惯从宏观层面把握事物。就好比我们是一条鱼,我们只能看见眼前的鱼食;可如果我们跳出水面,我们才能知道这条河流向何方、我们身在何处。

(二)

前些日子我和一位年轻的微软MVP聊天,在聊到关于软件架构(即框架)的一些话题时,我们相互交换了各自的观点,谁也不能说服谁。我觉得这位年轻的小才子在技术的细节上处理的比较细腻,却缺失了一些宏观层面对于软件开发乃至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过分年轻有为却缺乏足够社会经验的牛人容易一叶障目,强悍的专业能力成为其坚持己见的缘由,在成功的道路上或越走越远,但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许需要比常人更大的勇气作更艰难的转身。

年轻是必然会经历的自然阶段,它连接着幼年的我们和中年的我们。在这一阶段,我们身躯逐渐强壮、心智逐渐成熟、学识逐渐丰满。少年天才在激进地获得强大学识武装后,必然会在另外几方面落后。就好比我们有10点经验点,我们到底是加防御呢,还是加攻击呢?

也许这只是多余的烦恼,因为按部就班、均衡发展才是这一阶段(年轻时代的初期阶段)的主要任务。对于这一时期的我们而言,追求「T字形」的学识结构(我称之为知识背景结构)还为时尚早。年轻的我们该顺其自然,先去看看别人的世界,再回头开拓自己的天下。

(三)

年轻人的烦恼是对未来的未知的恐慌,是不知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自己所未知的恐慌,故生烦恼。

当我们逐渐成长,步入「年轻」的晚年、回首往昔时,看着那些年我们诞生的种种烦恼时,我们或会感慨当年的纯真,或会为当年的故作烦恼而发笑。年轻人的烦恼啊,也许那不叫烦恼,也许那只是一种善意牢笼的,你走不出去,外面的恶意也进不进来。

真是可爱的烦恼。

笼中的烦恼

Read more

再见,2020

再见,2020

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无数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力量与身躯筑成一道道新的长城。这一年埋葬了远方的灯塔和无数向往灯塔的追光者,他们无视苍穹巨变与人间疾苦,他们在嘲笑与癫狂中走向穷途末路。这一年实属不易,许多人和事物在这一年成为我们的记忆,永远留在了过去;许多人和事物成为我们的榜样,为我们所追随和学习。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也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转瞬即逝,却又能让人们回看一年之种种时备有罄竹难书之感。再见,2020;你好,2021。 ※   ※   ※ 在海上 / 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 / 万颗的明星![1] ※   ※   ※ 2020 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便是新冠疫情的大爆发。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白天鹅事件。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纳西姆·塔勒布为「白天鹅事件」做了明确定义:确定性极高且最终会发生的事[1]。的确,无论是 WHO、WEF[2]、CEPI[3] 还是比尔·盖茨等个人都多次警示人们爆发大流感的风险[4]

By alexinea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这是一篇聊社区的责任与挑战的文章,尽管发表在「茶叨」公众号,主要讲的却是 .NET Core Community 的故事,是接下来两个月社区系列文章的总起——在接下来两个月中,我将在「茶叨」公众号中启用「茶有聊」专题,与大家聊一聊我认为的社区,并在「NCC 开源社区」公众号中发表多篇《NCC Story》,与大家分享社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一路走来背后的故事。 2020 年是个魔幻年份,好多我们不曾料到的东西在这年里集中出现,对于 NCC 来说也是如此。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总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一下 NCC 吧。 NCC 全称 .NET Core Community,是一个以 .NET 为主要技术栈的开源技术社区,她是民间自发成立的非官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她是由 5 位联合发起人发起、近百名 .NET

By alexinea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春天,万物复苏,经历了种种磨难后,这个国家正从停滞中逐渐恢复活力。 清明,这个节气与节日同名的特殊日子,国家公祭日,共和国为牺牲在抗疫的烈士们和因新冠失去生命的全体同胞降旗志哀。 这三分钟的默哀,如同三千年之久,自元月至今的种种回忆化作千丝万缕道思绪萦绕在心田,那有名与无名的逝去者们在冥冥间与我们交融,悲其所悲,忧其所忧,叹其所叹。 这三分钟的默哀,又如三秒般短暂,我们低下头颅,肩上承载着逝去者们的生命之重;倏而又仰起头,迎着阳光,必不负逝去者们的遗愿,使这腌臜病毒肆虐的每一寸土地重复昔日的繁华。 这三分钟的默哀,浓缩了我们三个月来的所有情绪。我们曾经忐忑不安,曾经怀疑而悲愤,曾经误解过、理解过与谅解过。曾经因为一条微博求助而愤怒又怜悯,曾经因为口罩被截胡而痛骂大理没道理,曾经因为谣言的此起彼伏而自发科普与辟谣。 我们曾在微信群中相互交流防疫经验,交换稀缺的防疫物资的购买链接。我们真相与谣言之间寻觅着有用信息,并挺身而出对谣言说不。我们共同对抗阴谋论者们的嚣张,并拒绝与极左分子为伍。我们共同粉碎媚外美分们的虚伪,并对冷嘲热讽不屑一顾。 这是个混乱的年代,信息洪流冲刷着我们的

By alexinea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 正式将新冠病毒(2019-nCoV)命名为 SARS-CoV-2 [1],这一名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将新冠病毒取这个名字是对中国的抹黑(2003年非典病毒叫做 SARS),也有人强烈建议要求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改名,当然也有人强调不要对 SARS-CoV-2 污名化。 本文所列的关于病毒命名的信息,均为研究人员基于自身专业和研究进行的观点,因此它们可能相互矛盾或与随后的研究新发现不一致。本文试图将这些信息索引起来,以资各位读者自行参考。 1、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在当日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中明确表示,这是“暂命名事宜通知”。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初将新病毒临时命名为 2019-nCoV,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 2019-nCoV 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

By alexi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