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一号》:危机重重下的美丽新世界

《玩家一号》:危机重重下的美丽新世界
玩家一号

恩斯特·克莱恩先生笔下的《玩家一号》令我想起当年追读《从零开始》时的兴奋感。同样是网游小说,克莱恩所创造的绿洲世界与国内许多网游小说有着诸多不同之处。虽然同样都拥有一个高度真实的虚拟世界:你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包括性爱),但克莱恩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博学——他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编剧,他痴迷于各种流行文化,在小说中你会发现作者竟能将那些过往的电影、小说、游戏、动漫、番剧、特摄片信手捏来,将名人、典故、社会风俗融会贯通,而无丝毫违和,这是国内网游小说作者需要借鉴和学习的。而译者刘宇韬先生更是神助攻,戏精本精般地译出了有时代特色的本土风味,化身为一本怕是有毒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未来,由于化石能源的枯竭,人类社会陷入停滞与动荡,社会因不可抗拒的因素和人为的特别设计而陷入巨大割裂:一面是富可敌国的掌有高科技的 GSS 和 IOI 与屋顶遍布太阳能板的现代化大城市;另一面是朝不保夕、困于贫民窟「叠楼」中不知前途何在的穷人,狭窄、逼仄、阴暗、异味是他们的标签,随时会有黑社会团伙的敲诈的风险是他们的日常。于是人们纷纷选择进入高度真实的虚拟绿洲世界以逃避现实世界的种种残酷,贫民窟的孩子也得以在绿洲世界中接受教育。

绿洲是个公平的地方,让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们得以接受相同的教育,在巨大的美丽的虚拟世界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和发展——无论是去虚拟教堂祷告(吉婆婆),还是选择成为一名战士或法师,去挖掘剧情、赚取能用于现实世界的财富。这真是个完美的世界,不是么?

绿洲是个完美的「真实的世界」,人们可以在这里做他们所有想做的事情,无论是杀人还是结婚,只要你想,你要你有能力。如果你有钱,你可以在众多宇宙间游历,亲身体验无数个奇特世界,无论是科技世界还是魔法世界,美妙到让你怀疑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哪里才是自己灵魂的真正归宿,「与这样的绿洲相比,现实世界反倒显得粗糙而虚假」。这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不是么?

当然不是。

在这个名叫「绿洲」的美丽新世界的背后,是危机重重的可怕世界。因能源的枯竭而大踏步倒退的人类社会,面对掌握先进生产力(高科技)的庞大资本集团而毫无抵御能力,代表正面意义的 GSS 能将绿洲中的虚拟货币提取到现实世界中使用(意味着国家货币权的沦陷),而代表负面意义的 IOI 则更是将人民的隐私权和生命财产权踩在脚底下(在小说中,绿洲五强之一的戴托死于 IOI 的谋杀)。这显然不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避免科技作恶是应该上升到伦理层面的课题。就眼下,各国科学家都在反对和谴责韩国研究人工智能武器;无独有偶,就在上周,我和友人也曾讨论过无人攻击机有关自动识别并打击敌对目标的可行性的话题。事实上答案很明确,将人的生命权交给 AI,那么世界就会像《ガラスの花と壊す世界》中那样,世界被人工智能 Mother 所支配,人类几近灭绝。君不见《苹果核战记》之前车之鉴?

川原砾先生在《ソードアート・オンライン》系列作品中做了另一种大胆尝试,他假设突然有一天科技突破,天才科学家茅场晶彦发明了一种叫做 VRMMORPG 的头盔,能让人们能够在艾恩葛朗特世界休闲娱乐或练级打怪。因为茅场的阴谋,300名试验品玩家在游戏中被脑死亡,最终桐人带领大家打通最后关卡,人们才得以返回现实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川原砾笔下的真实世界与现今世界毫无二致,潜行设备对于人们来说只是一种附加的可选项。这部作品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暗示我们,即便没有能源危机或其他外部不可抗拒的因素,仅仅因为人祸,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前提下,任何划时代的高科技都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最后,当人们不再去创造和累积社会财富,而是绞尽脑汁去破解所谓的绿洲彩蛋谜题,妄图能成为哈利迪庞大遗产的唯一受益者、一夜暴富的时候,人类已为自己判了死刑。这样的人类注定毫无未来可言。如果此时这个世界又正好由人工智能管理,那么放逐于无尽宇宙的卡拉狄加可能才是人类最好的出路罢。

我忽然想起陈平先生前几天谈起人均 GDP 时所打的比方。我们往往认为人均GDP 越高越好、越有优势,其实不然——和我们想象的恰恰相反——如果将人比作孩子,那么中国的人均 GDP 之于西方国家的人均 GDP,好似普通人家的孩子与纨绔子弟,前者依靠自己的努力谋得生活所需,而后者依靠国家的高福利终日游手好闲、混吃等死。突然有一天化石能源耗尽,富二代纨绔子弟家一下子破了产,勤奋踏实的普通人家孩子自然能找到其它的谋生手段;而纨绔子弟则懵逼了,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们完全没了方向,于是就如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现实世界那般破落且退步,或如小说《玩家一号》中那样不得不居住于那破落的三十层楼高的「叠楼」贫民窟。

我忽然发现,无论是在小说《玩家一号》还是在电影《头号玩家》中,似乎都没有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子出现。也许连作者和导演都明白,即便世界毁灭,勤奋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在革命政党的带领下走出新的光辉道路来吧,也许当头号玩家们正为那上千亿的遗产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那个东方伟大国家的人民也一定安居乐业、社会也一定安定和谐吧。

也许这才是那危机重重的美丽新世界背后的最终答案——来自东方的智慧,才是化解一切问题与困顿的钥匙,也许这把钥匙才是哈利迪真正留给世界的最终遗产吧。

《头号玩家》远非杰作,但它留给我们的是对未来的无数种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又将会成为经典。

Read more

再见,2020

再见,2020

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无数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力量与身躯筑成一道道新的长城。这一年埋葬了远方的灯塔和无数向往灯塔的追光者,他们无视苍穹巨变与人间疾苦,他们在嘲笑与癫狂中走向穷途末路。这一年实属不易,许多人和事物在这一年成为我们的记忆,永远留在了过去;许多人和事物成为我们的榜样,为我们所追随和学习。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也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转瞬即逝,却又能让人们回看一年之种种时备有罄竹难书之感。再见,2020;你好,2021。 ※   ※   ※ 在海上 / 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 / 万颗的明星![1] ※   ※   ※ 2020 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便是新冠疫情的大爆发。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白天鹅事件。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纳西姆·塔勒布为「白天鹅事件」做了明确定义:确定性极高且最终会发生的事[1]。的确,无论是 WHO、WEF[2]、CEPI[3] 还是比尔·盖茨等个人都多次警示人们爆发大流感的风险[4]

By alexinea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这是一篇聊社区的责任与挑战的文章,尽管发表在「茶叨」公众号,主要讲的却是 .NET Core Community 的故事,是接下来两个月社区系列文章的总起——在接下来两个月中,我将在「茶叨」公众号中启用「茶有聊」专题,与大家聊一聊我认为的社区,并在「NCC 开源社区」公众号中发表多篇《NCC Story》,与大家分享社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一路走来背后的故事。 2020 年是个魔幻年份,好多我们不曾料到的东西在这年里集中出现,对于 NCC 来说也是如此。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总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一下 NCC 吧。 NCC 全称 .NET Core Community,是一个以 .NET 为主要技术栈的开源技术社区,她是民间自发成立的非官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她是由 5 位联合发起人发起、近百名 .NET

By alexinea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春天,万物复苏,经历了种种磨难后,这个国家正从停滞中逐渐恢复活力。 清明,这个节气与节日同名的特殊日子,国家公祭日,共和国为牺牲在抗疫的烈士们和因新冠失去生命的全体同胞降旗志哀。 这三分钟的默哀,如同三千年之久,自元月至今的种种回忆化作千丝万缕道思绪萦绕在心田,那有名与无名的逝去者们在冥冥间与我们交融,悲其所悲,忧其所忧,叹其所叹。 这三分钟的默哀,又如三秒般短暂,我们低下头颅,肩上承载着逝去者们的生命之重;倏而又仰起头,迎着阳光,必不负逝去者们的遗愿,使这腌臜病毒肆虐的每一寸土地重复昔日的繁华。 这三分钟的默哀,浓缩了我们三个月来的所有情绪。我们曾经忐忑不安,曾经怀疑而悲愤,曾经误解过、理解过与谅解过。曾经因为一条微博求助而愤怒又怜悯,曾经因为口罩被截胡而痛骂大理没道理,曾经因为谣言的此起彼伏而自发科普与辟谣。 我们曾在微信群中相互交流防疫经验,交换稀缺的防疫物资的购买链接。我们真相与谣言之间寻觅着有用信息,并挺身而出对谣言说不。我们共同对抗阴谋论者们的嚣张,并拒绝与极左分子为伍。我们共同粉碎媚外美分们的虚伪,并对冷嘲热讽不屑一顾。 这是个混乱的年代,信息洪流冲刷着我们的

By alexinea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 正式将新冠病毒(2019-nCoV)命名为 SARS-CoV-2 [1],这一名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将新冠病毒取这个名字是对中国的抹黑(2003年非典病毒叫做 SARS),也有人强烈建议要求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改名,当然也有人强调不要对 SARS-CoV-2 污名化。 本文所列的关于病毒命名的信息,均为研究人员基于自身专业和研究进行的观点,因此它们可能相互矛盾或与随后的研究新发现不一致。本文试图将这些信息索引起来,以资各位读者自行参考。 1、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在当日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中明确表示,这是“暂命名事宜通知”。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初将新病毒临时命名为 2019-nCoV,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 2019-nCoV 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

By alexi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