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幻着阴影的路

变幻着阴影的路
1P626123G5-5-111

这是一条原始的路,坑洼的路面,碎石布满。我记忆中的这条路是如此冷清,无论春夏秋冬都鲜有人途径,而我却对这条路的每一个坑洼和每一块碎石了如指掌,我与这条路相伴多年。

小路穿河而过,路上有桥,桥无护栏。余独在一人高的灌木与不远处高大树木间行走,稍不留神便能走上桥,两侧的绿色徒然消失,身边换作汩汩水声。河并不清澈,甚至不知几时起,这条河变成了一汪死水,水声换做了阵阵异味,偶尔出现的在河边捞鱼虫的中年男子们的次数也越发稀疏。

穿过河,复行十几步,边有一个联防站。联防站的门口常年停着两辆标有编号的助动车,正门上方是一盏昏睡着的灯,门边两侧偶尔会铺晒些东西。这盏灯是是这小路上唯一的灯,每当我深夜行走在这漆黑的小路上时,心中暗暗算计着脚下的坑洼,远处被树枝遮挡而时隐时现的昏暗的灯使我知晓前进的方向。

当瓢泼大雨或台风天气来临时,路面的坑洼被泥水填平,落叶遮掩了碎石,树枝在风中摇摆,沙沙作响,仿佛在抱怨这糟糕到疯狂的天气让它们掉落了许多头发。雨天时,小路两旁绿化丛中的休闲小道是绝然不可走的。虽说是休闲小道,那也只是为了有别于坑洼不平的小路而言。这蜿蜒曲折的小道以鹅卵石铺成,约摸半米宽,年久失修。在狂野的雨天里,这人工的小道比坑坑洼洼的小路更难走,稍不留神便会一脚踩进泥土中,待把脚从泥中拔出时,足能增加三四斤的重量。

秋天的小路是最美的,因为整条小路都被红色的和黄色的落叶覆盖,就像是女孩的裙子平铺在地上,洋溢着青春和热情的气息。但小路视觉上的美始终不能取代它的另一种美,那就是宁静之美。小路的联防站里似乎没几个人,两侧树林间的小道也只是偶尔有情侣在拥抱,风吹过树枝留下的梭梭的声音和踩在枯黄落叶上发出的脆响使周遭的一切都变得缓慢。

我很怀念记忆中的这份缓慢,缓慢是我有充足的感受与思考的时间,让我用皮肤去感受这小路独有的冷清,用睫毛去感受微风袭面时的踌躇,用鼻子去体会春夏秋冬的变换。当我驻足其中,周围与我融为一体,我心宁静,与风同行,与小草共同摇摆,与泥间的地龙们一同爬行在走路带风者们俯视的世界中,我孤独且充实。

我们

我喜欢这条小路,另一个理由则与树有关。小路两旁的树极高,我无法唤出它们的名字,但它们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极深。我仰视着它们,它们俯视着我,我们用风与昆虫交谈,它们的枝叶在我的脚下留下时间的足迹,时而清冷时而热烈。夏天,它们用树叶承载阳光;冬天,它们用落叶托举白雪;秋天的它们是一场交响乐表演;春天,它们像学生的考场,笔尖沙沙声中告诉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树们四季与我作伴,使我清醒又多感。

后来小路修葺一新,小路分段地被水泥与柏油覆盖,记忆中的那条熟悉的小路不复存在,那些调皮的坑洼与树们留在了过去之中,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平整的路面略显单调,水泥色的地面很是乏味,两旁带着口号和标语的人造物件平添了几分做作,曾经的小路似乎再也回不来了。 也许我习惯了过去一个人的小路,即便简陋却不简单的小路;也许我一个人走的小路太长、太久,以至于我忽视了小路已有了新变化;也许变化的不仅仅是这条小路,走在小路上的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待到春暖花开,徒步行至「书山有路」路口时,我们相遇,伊人灿烂如花。我倏然发现宁静而孤独的小路并非最美。因为当有你在时,世界有灵且美。

有你在时,万物有灵且美。

是为 情书 · 第一 – 变幻着阴影的路

2019 年 4 月,于上海



Read more

再见,2020

再见,2020

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无数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力量与身躯筑成一道道新的长城。这一年埋葬了远方的灯塔和无数向往灯塔的追光者,他们无视苍穹巨变与人间疾苦,他们在嘲笑与癫狂中走向穷途末路。这一年实属不易,许多人和事物在这一年成为我们的记忆,永远留在了过去;许多人和事物成为我们的榜样,为我们所追随和学习。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也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转瞬即逝,却又能让人们回看一年之种种时备有罄竹难书之感。再见,2020;你好,2021。 ※   ※   ※ 在海上 / 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 / 万颗的明星![1] ※   ※   ※ 2020 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便是新冠疫情的大爆发。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白天鹅事件。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纳西姆·塔勒布为「白天鹅事件」做了明确定义:确定性极高且最终会发生的事[1]。的确,无论是 WHO、WEF[2]、CEPI[3] 还是比尔·盖茨等个人都多次警示人们爆发大流感的风险[4]

By alexinea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这是一篇聊社区的责任与挑战的文章,尽管发表在「茶叨」公众号,主要讲的却是 .NET Core Community 的故事,是接下来两个月社区系列文章的总起——在接下来两个月中,我将在「茶叨」公众号中启用「茶有聊」专题,与大家聊一聊我认为的社区,并在「NCC 开源社区」公众号中发表多篇《NCC Story》,与大家分享社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一路走来背后的故事。 2020 年是个魔幻年份,好多我们不曾料到的东西在这年里集中出现,对于 NCC 来说也是如此。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总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一下 NCC 吧。 NCC 全称 .NET Core Community,是一个以 .NET 为主要技术栈的开源技术社区,她是民间自发成立的非官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她是由 5 位联合发起人发起、近百名 .NET

By alexinea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春天,万物复苏,经历了种种磨难后,这个国家正从停滞中逐渐恢复活力。 清明,这个节气与节日同名的特殊日子,国家公祭日,共和国为牺牲在抗疫的烈士们和因新冠失去生命的全体同胞降旗志哀。 这三分钟的默哀,如同三千年之久,自元月至今的种种回忆化作千丝万缕道思绪萦绕在心田,那有名与无名的逝去者们在冥冥间与我们交融,悲其所悲,忧其所忧,叹其所叹。 这三分钟的默哀,又如三秒般短暂,我们低下头颅,肩上承载着逝去者们的生命之重;倏而又仰起头,迎着阳光,必不负逝去者们的遗愿,使这腌臜病毒肆虐的每一寸土地重复昔日的繁华。 这三分钟的默哀,浓缩了我们三个月来的所有情绪。我们曾经忐忑不安,曾经怀疑而悲愤,曾经误解过、理解过与谅解过。曾经因为一条微博求助而愤怒又怜悯,曾经因为口罩被截胡而痛骂大理没道理,曾经因为谣言的此起彼伏而自发科普与辟谣。 我们曾在微信群中相互交流防疫经验,交换稀缺的防疫物资的购买链接。我们真相与谣言之间寻觅着有用信息,并挺身而出对谣言说不。我们共同对抗阴谋论者们的嚣张,并拒绝与极左分子为伍。我们共同粉碎媚外美分们的虚伪,并对冷嘲热讽不屑一顾。 这是个混乱的年代,信息洪流冲刷着我们的

By alexinea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 正式将新冠病毒(2019-nCoV)命名为 SARS-CoV-2 [1],这一名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将新冠病毒取这个名字是对中国的抹黑(2003年非典病毒叫做 SARS),也有人强烈建议要求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改名,当然也有人强调不要对 SARS-CoV-2 污名化。 本文所列的关于病毒命名的信息,均为研究人员基于自身专业和研究进行的观点,因此它们可能相互矛盾或与随后的研究新发现不一致。本文试图将这些信息索引起来,以资各位读者自行参考。 1、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在当日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中明确表示,这是“暂命名事宜通知”。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初将新病毒临时命名为 2019-nCoV,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 2019-nCoV 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

By alexi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