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更新》:风景这边独好

《书单更新》: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这边独好

­读书人在书的世界里大约各有幸福的路径,各有景致(何婕)。

在这个连石头都疯狂的浮躁的年代,主持人走近图书市场捞金并不少见,但大多数主持人写的都是些只图一时爽快、缺乏回味价值的快销图书。有记者经历的支持人们则往往能写出一些不错的作品,比如柴静的《看见》、水均益的《益往直前》、白岩松的《白说》等。而何婕的这本《书单更新》,说实话给我一种欧·亨利式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何婕出书在我的意料之中,但她将读书作为着眼点却让我大吃一惊。

给《书单更新》写读后感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这本以三十四篇读后感集结出版的合辑所涵盖的领域方方面面,范围非常广,她所推荐的每一本书都不是轻巧的书,每一本书的背后或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或是一个国家的沧桑。何婕善于观察社会、思考历史,所以在她的笔下总会不自主地将书里书外两个世界作横向与纵向对比,内有宇宙、胸怀天下。

在何婕的书中,《日本新中产阶级》读后感告诉我们怎么从一篇几十年前的报告中读出人情味;《天气改变了历史》让我们认识到即便是那些宏伟的历史大事件也只是更大的复杂而彼此息息相关的体系中的一份子;《匠人》深深地引发了我对于传统工艺逐渐消失的担忧,以及农村面貌重组的不安;《音乐神童加工厂》让我联想到即便靠脸吃饭的偶像派小鲜肉们风光靓丽的背后鲜为人知的辛酸与付出;《情报的艺术》披露了躲藏在号称「自由与民主标杆」的美国阴影中的情报机关的黑历史;而《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则瞬间将我的思绪带到了成龙主演的《英伦对决》……

何婕在书的最后写道:读书人在书的世界里大约各有幸福的路径,各有景致。我忽然想起前不久科幻少年一点红评《沙丘》时所说的,「能得这么多荣誉,被这么多人喜欢,肯定有它的道理——反正我是不喜欢,觉得太难看了……就算再多人说她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勉强不得,这也像爱情。」

何婕说《书单更新》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简单、普通且不华丽,因为她认为「读书就是生活当中很小很家常的一件事情,一个日常生活的习惯」,读书从来不是一件大事。但当我们逐渐丧失读书、尤其是读厚重大部头书的能力的时候,这就成了一件天大的事儿了。读库主编张立宪先生说,「于是阅读成了一种需要被特意强调出来的行为艺术」。于是当读书、买书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行为艺术的时候,读后感反而成了整场表演中的高潮所在。我的朋友张仁健发起的「书山有路」阅读分享至今已经持续了二十六期,每一期都会找一位读书人领读,每一本书都会以一篇(甚至多篇)读后感来结尾。我相信他会坚持下去,给我们留下越来越多的思想回味。

此外,我不提倡过早的接触拆书帮的精选本。拆书帮把书拆得太完美、太适合琐碎的时间来阅读,以至于大家有意无意地无视了原作的存在。对于吃饭这回事儿,别人咀嚼过的半消化品的味道,一定是比不上亲自品尝新鲜的来得美味。吃饭如此,读书亦是如此。精选本可以作为二刷材料来消费使用,但第一次阅读,一定要选择原作,不要害怕它的厚度,让你读完厚重的原作时,你是一定不会后悔的。

最后,我有一个念想,想把《书单更新》里所有提到过的书都整理出来,用上两年时间看一遍。也许我无法达到何婕的高度,但这些书在我心中构建的世界一定同样各有精彩、风景独好。

Read more

再见,2020

再见,2020

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无数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力量与身躯筑成一道道新的长城。这一年埋葬了远方的灯塔和无数向往灯塔的追光者,他们无视苍穹巨变与人间疾苦,他们在嘲笑与癫狂中走向穷途末路。这一年实属不易,许多人和事物在这一年成为我们的记忆,永远留在了过去;许多人和事物成为我们的榜样,为我们所追随和学习。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也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转瞬即逝,却又能让人们回看一年之种种时备有罄竹难书之感。再见,2020;你好,2021。 ※   ※   ※ 在海上 / 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 / 万颗的明星![1] ※   ※   ※ 2020 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便是新冠疫情的大爆发。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白天鹅事件。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纳西姆·塔勒布为「白天鹅事件」做了明确定义:确定性极高且最终会发生的事[1]。的确,无论是 WHO、WEF[2]、CEPI[3] 还是比尔·盖茨等个人都多次警示人们爆发大流感的风险[4]

By alexinea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这是一篇聊社区的责任与挑战的文章,尽管发表在「茶叨」公众号,主要讲的却是 .NET Core Community 的故事,是接下来两个月社区系列文章的总起——在接下来两个月中,我将在「茶叨」公众号中启用「茶有聊」专题,与大家聊一聊我认为的社区,并在「NCC 开源社区」公众号中发表多篇《NCC Story》,与大家分享社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一路走来背后的故事。 2020 年是个魔幻年份,好多我们不曾料到的东西在这年里集中出现,对于 NCC 来说也是如此。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总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一下 NCC 吧。 NCC 全称 .NET Core Community,是一个以 .NET 为主要技术栈的开源技术社区,她是民间自发成立的非官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她是由 5 位联合发起人发起、近百名 .NET

By alexinea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春天,万物复苏,经历了种种磨难后,这个国家正从停滞中逐渐恢复活力。 清明,这个节气与节日同名的特殊日子,国家公祭日,共和国为牺牲在抗疫的烈士们和因新冠失去生命的全体同胞降旗志哀。 这三分钟的默哀,如同三千年之久,自元月至今的种种回忆化作千丝万缕道思绪萦绕在心田,那有名与无名的逝去者们在冥冥间与我们交融,悲其所悲,忧其所忧,叹其所叹。 这三分钟的默哀,又如三秒般短暂,我们低下头颅,肩上承载着逝去者们的生命之重;倏而又仰起头,迎着阳光,必不负逝去者们的遗愿,使这腌臜病毒肆虐的每一寸土地重复昔日的繁华。 这三分钟的默哀,浓缩了我们三个月来的所有情绪。我们曾经忐忑不安,曾经怀疑而悲愤,曾经误解过、理解过与谅解过。曾经因为一条微博求助而愤怒又怜悯,曾经因为口罩被截胡而痛骂大理没道理,曾经因为谣言的此起彼伏而自发科普与辟谣。 我们曾在微信群中相互交流防疫经验,交换稀缺的防疫物资的购买链接。我们真相与谣言之间寻觅着有用信息,并挺身而出对谣言说不。我们共同对抗阴谋论者们的嚣张,并拒绝与极左分子为伍。我们共同粉碎媚外美分们的虚伪,并对冷嘲热讽不屑一顾。 这是个混乱的年代,信息洪流冲刷着我们的

By alexinea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 正式将新冠病毒(2019-nCoV)命名为 SARS-CoV-2 [1],这一名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将新冠病毒取这个名字是对中国的抹黑(2003年非典病毒叫做 SARS),也有人强烈建议要求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改名,当然也有人强调不要对 SARS-CoV-2 污名化。 本文所列的关于病毒命名的信息,均为研究人员基于自身专业和研究进行的观点,因此它们可能相互矛盾或与随后的研究新发现不一致。本文试图将这些信息索引起来,以资各位读者自行参考。 1、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在当日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中明确表示,这是“暂命名事宜通知”。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初将新病毒临时命名为 2019-nCoV,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 2019-nCoV 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

By alexi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