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有一种过节,叫做渡劫

正当我们迎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第一年时,谁都未曾料到,我们等来的是一场全民族的劫——一场以及身为战场、与无形之敌为战的大劫。

战疫(一):有一种过节,叫做渡劫
战疫

正当我们迎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第一年时,谁都未曾料到,我们等来的是一场全民族的劫——一场以及身为战场、与无形之敌为战的大劫。

这一幕与十七年前何其相似,而当年最初阶段的失误彷如一种诅咒般地应于湖北与武汉两级政府身上。然而 2019-nCoV 并非当年的 SARS——SARS 三代之后传播性大减(致病性大增),而 2019-nCoV 四代之后依旧具有较强传染性——孙春兰副总理用「当前疫情传播还没有阻断,呈扩散态势」(2020 年 1 月 24 日于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1] 来形容事态之紧迫。

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便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会议 [2],总书记亲自挂帅,在党中央层面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作出超强部署 [3]。至此,国家最高级别的领导与指挥机构形成,对我而言则是心中一块大石头就此落地——这个最高级别的领导与指挥机构将居中统筹,以举国之力共抗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最高级别的领导与指挥机构的成立时间,是农历春节。这个春节,我们在过节,我们也在渡劫——即便面前是万丈雷霆,只要能同心戮力、团结一心,阻隔遏制传播链条,挺过去,前途光明一片——而这,正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优势所在。


一、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并不是一个空口号。失去信心,对疫情盲目恐慌,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反而使妖魔鬼怪有了可乘之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苏东剧变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东欧国家的人民大批死亡,预期寿命急剧下降」[4]。经历社会剧变后,经济转型的困难使解体带来的「希望」破灭,经济衰退更使苏东地区的人们长期处于紧张和抑郁之中。文章的结论是「这种由社会和经济变化引起的焦虑和抑郁,对健康影响的程度可以与老年丧偶的作用相比。」随后欧洲基金会和近 50 位科学家花了多年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这揭示了心理变化与疾病(乃至死亡)之间的关系,随后迅速发展起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心理神经免疫学,让人们进一步从心理变化发展为疾病和死亡的生理机制 [5]。

人在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存,面对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紧张源头(比如此次的 2019-nCoV 疫情)引起的精神紧张会导致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高。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特别是对新组建成立的领导与智慧机构持有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信心就是疫苗 [6]。」


二.正确选择与佩戴口罩

防护措施有一项是佩戴口罩。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戴口罩是有用的 [7]。」

但并不是什么口罩都是有用的。由于材质不够致密,类似纸口罩、活性炭口罩、棉布口罩和海绵口罩等预防感染的效果非常有限,并非首选项。应该选用医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 95% 的口罩(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但佩戴时会有憋气感),后者包括 N95、KN95、DS2 和 FFP2 等 [8]。

口罩要定期更换,最好每隔 2~4 小时就更换一次。当口罩受潮或被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丢弃,更换新的清洁且干燥的口罩。一次性口罩不要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取下后立即处置。刚才看到反华者方舟子在海外隔空放屁,说没必要人人戴口罩,也没必要每隔 2~4 小时就换一个口罩,真是诛心之言

在街头上我常看到有人将鼻子放在口罩外,只有嘴在口罩内。这种佩戴方法是不正确的,是无法达到防护作用的。但切记,所谓「带多层口罩或者N95口罩,才能彻底防住病毒」的说法是谣言 [9],千万不要相信,因为那样你会被憋死。

另外,钟南山院士表示,并不一定非要戴 N95 口罩,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阻挡飞沫传播。但切记,一定不要循环利用,带出门再回家的时候,记得立马扔掉(废弃口罩如何处理,请看下一节)。


三、使用过的口罩该如何处理

据称现已出现发国难财的奸商回收并再销售二手口罩 [10](马鞍山)的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如何处理和销毁使用过的口罩,不被利益熏心者二次销售。

对于普通的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口罩毁坏后投放到「有害垃圾」分类垃圾桶中;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则需要先用开水(或至少 56℃ 以上的热水)浸泡 30 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密封袋或保鲜袋)丢弃到「有害垃圾」分类垃圾桶中 [11],也可以用 5% 的 84 消毒液按照 1:99 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后丢入「有害垃圾」分类垃圾桶中 [12]。

另外,对于流浪人员来说,由于他们收入低微买不起口罩,其中一些人便通过捡拾垃圾桶内的废弃口罩为己用,令人心酸。由于他们发现身体不适,也不会主动去就医,加之流动性较强,我呼吁志愿者和疫情防控的工作者们能加以关照。


四、警惕谣言

信息的极度不对称是谣言滋生的温床。由于湖北和武汉两级政府初期向上瞒报、向下谎报 [13],以至于让 2019-nCoV 接着春运扩散,失了先机,以至于大年初一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作出「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的定性判断 [14]。

这中间的半个月时间,湖北方面的官方通报与老百姓的亲身体验差距太大,八个自告奋勇道出真实情况的小伙子被武汉方面当作造谣者给查处了 [15],此事就连胡锡进先生都站出来给武汉公安局提了一些意见 [16],对谣言进行定性和法律追究时要慎之又慎,对该案作出重新定义“很有必要”。

由于消息的混乱和卫健委不够通畅的信息渠道(卫健委很多信息相对滞后于民间),使真假难辨的民间消息先于官方通报出现在我们面前,加之自媒体素质良莠不齐,添油加醋、截头去尾,用夸张的标题吸引眼球等种种手段,加大了大家获取疫情资讯的噪音,加大了正确应对和防范疫情的成本。

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甚至散布极易引起社会混乱的谣言,比如某地断网、某某院士感染、某某官员被撤职等,甚至还有不少阴谋论断,造成社会恐慌。在特殊时期,这类人应该被视作恐怖分子(或汉奸)才对。

话又说回来,对谣言的定性需要掌握足够的事实依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正所谓「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腾讯较真频道与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合作开设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辟谣(https://vp.fact.qq.com)微站,如果你无法判断某个消息的真伪,不妨去这个微站瞧一瞧。

对抗谣言要靠信息的透明公开,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 [17]。为了信息公开,避免地方政府瞒报谎报漏报,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向社会征集地方和部门在疫情防控中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控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线索 [18],湖南岳阳南湖新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因不及时上报疫情被停职 [19],甚至有记者提议武汉应该立即换帅 [20]。

只要官方的消息及时透明公开(目前做得越来越好了),民间的媒体与自媒体正面引导和宣传,我们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信心坚定,防护到位,减少出行,相信这一次的危机定能平安度过。

AlexLEWIS 
2020年1月26日

本文为抗击新冠肺炎系列第一篇。

参考来源:

  1. 《孙春兰:当前疫情传播还没有阻断,呈扩散态势》,新华社,2020年1月25日
  2.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会议》,新华社,2020年1月25日
  3. 《大年初一,习近平对疫情防控作出超强部署》,新华网,2020年1月25日
  4. 《Stress: The Invisible Hand in Eastern Europe’s Death Rates》,发表于《Science》杂志,2000年6月9日
  5. 《致命的心理变化》,美国科学人《哀伤是一种精神病》,2014 年
  6. 《主播说联播》,刚强,央视新闻,2020年1月25日
  7. 《主播说联播》,欧阳夏丹,央视新闻,2020年1月21日
  8. 《请提醒家人!口罩应该这样戴》,中国政府网,2020年1月22日
  9. 《「新型冠状病毒」的8个谣言,朋友圈千万小心!》,视觉志,2020年1月25日
  10. 《马鞍山商家被指当街出售废弃口罩,警方已介入调查》,观察者网,2020年1月25日
  11. 《废弃口罩,请正确丢弃》,人民日报,2020年1月25日
  12. 《使用过的口罩该怎么处理?》,共青团中央,2020年1月25日
  13. 《@急诊夜鹰 :一线医生举报武汉市卫健委,渎职犯罪》网易财经,2020年1月25日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新华社,2020年1月25日
  15. 《8名散布谣言者被依法查处》,武汉公安局官微 @平安武汉,2020年1月1日
  16. 《胡锡进:发布“不实消息”的8名武汉市民无一被拘》,胡锡进,2020年1月21日
  17. 「……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这是最好的疫苗」,白岩松,2020年1月22日
  18. 《关于征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问题 线索与意见建议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0年1月24日
  19. 《湖南岳阳一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被停职》,岳阳日报,2020年1月25日
  20. 《湖北日报首席记者:武汉必须当机立断换帅了》,黄欧亚,2020年1月24日

Read more

再见,2020

再见,2020

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无数平凡英雄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力量与身躯筑成一道道新的长城。这一年埋葬了远方的灯塔和无数向往灯塔的追光者,他们无视苍穹巨变与人间疾苦,他们在嘲笑与癫狂中走向穷途末路。这一年实属不易,许多人和事物在这一年成为我们的记忆,永远留在了过去;许多人和事物成为我们的榜样,为我们所追随和学习。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也没有哪一年如今年这般转瞬即逝,却又能让人们回看一年之种种时备有罄竹难书之感。再见,2020;你好,2021。 ※   ※   ※ 在海上 / 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 / 万颗的明星![1] ※   ※   ※ 2020 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便是新冠疫情的大爆发。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白天鹅事件。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纳西姆·塔勒布为「白天鹅事件」做了明确定义:确定性极高且最终会发生的事[1]。的确,无论是 WHO、WEF[2]、CEPI[3] 还是比尔·盖茨等个人都多次警示人们爆发大流感的风险[4]

By alexinea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社区的责任与挑战

这是一篇聊社区的责任与挑战的文章,尽管发表在「茶叨」公众号,主要讲的却是 .NET Core Community 的故事,是接下来两个月社区系列文章的总起——在接下来两个月中,我将在「茶叨」公众号中启用「茶有聊」专题,与大家聊一聊我认为的社区,并在「NCC 开源社区」公众号中发表多篇《NCC Story》,与大家分享社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一路走来背后的故事。 2020 年是个魔幻年份,好多我们不曾料到的东西在这年里集中出现,对于 NCC 来说也是如此。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总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一下 NCC 吧。 NCC 全称 .NET Core Community,是一个以 .NET 为主要技术栈的开源技术社区,她是民间自发成立的非官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她是由 5 位联合发起人发起、近百名 .NET

By alexinea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战疫(八):降旗,是为前进作序

春天,万物复苏,经历了种种磨难后,这个国家正从停滞中逐渐恢复活力。 清明,这个节气与节日同名的特殊日子,国家公祭日,共和国为牺牲在抗疫的烈士们和因新冠失去生命的全体同胞降旗志哀。 这三分钟的默哀,如同三千年之久,自元月至今的种种回忆化作千丝万缕道思绪萦绕在心田,那有名与无名的逝去者们在冥冥间与我们交融,悲其所悲,忧其所忧,叹其所叹。 这三分钟的默哀,又如三秒般短暂,我们低下头颅,肩上承载着逝去者们的生命之重;倏而又仰起头,迎着阳光,必不负逝去者们的遗愿,使这腌臜病毒肆虐的每一寸土地重复昔日的繁华。 这三分钟的默哀,浓缩了我们三个月来的所有情绪。我们曾经忐忑不安,曾经怀疑而悲愤,曾经误解过、理解过与谅解过。曾经因为一条微博求助而愤怒又怜悯,曾经因为口罩被截胡而痛骂大理没道理,曾经因为谣言的此起彼伏而自发科普与辟谣。 我们曾在微信群中相互交流防疫经验,交换稀缺的防疫物资的购买链接。我们真相与谣言之间寻觅着有用信息,并挺身而出对谣言说不。我们共同对抗阴谋论者们的嚣张,并拒绝与极左分子为伍。我们共同粉碎媚外美分们的虚伪,并对冷嘲热讽不屑一顾。 这是个混乱的年代,信息洪流冲刷着我们的

By alexinea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战疫(七):新冠病毒的名称与其它

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 正式将新冠病毒(2019-nCoV)命名为 SARS-CoV-2 [1],这一名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将新冠病毒取这个名字是对中国的抹黑(2003年非典病毒叫做 SARS),也有人强烈建议要求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改名,当然也有人强调不要对 SARS-CoV-2 污名化。 本文所列的关于病毒命名的信息,均为研究人员基于自身专业和研究进行的观点,因此它们可能相互矛盾或与随后的研究新发现不一致。本文试图将这些信息索引起来,以资各位读者自行参考。 1、 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在当日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中明确表示,这是“暂命名事宜通知”。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初将新病毒临时命名为 2019-nCoV,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 2019-nCoV 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

By alexinea